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具备较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和丰富 的人文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创新意识、广阔视野、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熟练掌握文化行政 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专业知识,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 位、新闻出版机构、艺术产业机构、文化媒体等部门从事创意、经纪、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文化 理论、产业管理、文化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相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知我国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3.具有文化产业管理、营销、策划、经纪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了解国家的文化战略与政策及相关法规;
5.熟知国际先进文化产业的理念与运营模式;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
核心课程: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中国文化史、文化资源概论、公共事业管理、 大众传媒管理、演艺娱乐经营管理、动漫与数字产业经营管理、影视产业经营管理、文化经纪理论 与实务、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现代服务业管理、文化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沟通展示交流环节实训。
主要专业实验:文化发展规划实验、创意设计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1 203 农业经济管理类
本专业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国家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文化市场的科学运营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受到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文化产业管理岗位工作的技能。
1.系统地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2.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3.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4.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5.具备物业管理业务处理的能力;6.要求熟悉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今,文化产业早已成为刷屏的热词。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文化产业结构会向高精尖方向调整,在激活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做大文章。对于文化产业管理这样一个新兴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很陌生。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人才培养文化修养管理技能
文化产业一词对很多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隔三差五就听说,描述时却很难穷尽其内涵。文化产业时尚又很传统,这是早在上世纪初诞生的概念。但在中国,仿佛本世纪才广泛走入公众视野。从影视娱乐到传播出版,再到体育旅游,你能想到和精神生活有关的活动,都已经或随时会被纳入文化产业的范畴。在家写一本小说、画一幅画,可能也是从事文化产品的创作。然而,当文化变成产业,从一间画室、一个舞台走入经济流通的庞大市场当中,与其关联的管理职能也必将应运而生。文化产业管理正是顺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势而兴起的新专业。
文学作品鉴赏、艺术赏析看见这些课程,你会以为这是个艺术类专业消费心理学、广告学等课程又让人觉得像在学广告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这些不都是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吗没错,这些五花八门的课程,加上文化资源学概论、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营销等特色课程,就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学的课程。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负责人刘洁介绍,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较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熟悉文化政策和法律,掌握文化产业经济和管理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及创意策划能力。
从北工大文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理论课分为人文社科、策划与营销、项目管理三大模块,横跨传播、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的主干课程。如今主打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不少,但即便是工商管理这样的万金油专业,在这两点上恐怕也难望其项背。
北京印刷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杨帅说,以前学文管专业时,大一学年更注重管理基础的培养,从大二学年开始所设置课程涉及传播、出版、文化产业、影视、媒介经营、伦理学、文化策划、传统艺术及历史文化、电子商务、文化法律法规等方面。
从文化产业的需求出发,不少院校近年都比以往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北工大实验学院文管专业实践课程占比达五分之一,包含文化产业专题调研、文化创意与策划实训、文化市场营销实训、文化项目管理课程实训、新媒体营销实训、管理沟通实训、会展策划实训、艺术品营销实训、创业KBA实训等一系列丰富的实践课程,从数量和涉及领域来看也超过多数传统的管理学专业。
就业展望看现状,更看远景
文化产业在当下的中国有多火无需罗列各种数据,仅凭直观印象就能看出这是个朝阳产业。然而,近些年,很多对该行业抱有无限憧憬的文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发现,巨大的产业市场并未给他们提供充沛的岗位。文化产业管理就业遇冷找对口工作难等声音不绝于耳。
既然文化产业发展如此之快,为什么文管专业毕业生没能像想象中那样炙手可热呢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相关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介绍,文化产业近十年发展迅猛,行业资源处于快速整合中,新兴企业众多,这些企业都要求管理人才具有较强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源人脉,而并不看重专业背景。
一家银行可以有丰富的资源和时间把一名缺少经验的本科毕业生培养成金融管理人才,文化传媒企业则往往要求毕业生上手就能干。因而,虽然人才紧缺,但行业企业往往更青睐行业内部或跨行业的人才输送,而不是进行专业人才储备。加上早些年一些院校文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不尽如人意。文管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不强的问题在一定时间内确实存在。
其次,作为一个2004年才开设的专业,各地院校的快速上马也影响了文化产业管理的整体就业情况。因为文化产业地域集中的特点很强,一些院校所在区域尚不具备大量吸收该专业毕业生的条件。即便如此,文管专业就业率一般能在85以上。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文化产业已成为继金融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文管专业毕业生在北京的就业空间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北京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文管专业就业前景仍有上升空间。作为新专业,虽然文化产业管理在人才市场的知名度不如传统管理学专业,但随着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实践能力培养的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会越来越符合产业需求。
报考建议发展方向众多,院校各有特色
文管专业就业不理想,这种论述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缺乏横向比较的基础上。作为一些毕业生口中文化企业HR都没听说过的新专业,文管专业整体就业水平并不比很多老牌知名专业差,顶多是偶尔出现在少数省份的黄牌专业榜上。
分析历年各类红牌专业黄牌专业的特点,再对照文管专业,可以发现该专业虽然在就业市场没有风生水起,但某种程度上巧妙闪避了很多不利于就业的专业特征。一般来说,红牌专业常客如法律、生物工程等,就业面窄,门槛却很高而黄牌专业常客中的中文、工商管理等,虽然就业面宽,但人才培养规模过大。文管专业虽然也是宽口径培养的专业,但人才培养规模适度,目前全国开设的院校近200所。
从文管专业为文化产业培育创意策划类、经营管理类、营销推广类、项目管理类和文化贸易类等人才的定位来看,只要把文化产业替换成别的产业,依然具备胜任此类岗位的专业基础。因而,即便没能进入文化产业,该专业毕业生仍具有广泛的就业适应性。
文管专业宽口径培养模式的优点不单单体现在就业上。如果将专业选择视为一种消费行为,那么文化产业管理独特的风格也能满足众多考生的兴趣。既不会因为专业知识过于单一而束缚发展方向,同时一系列人文社科课程又能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不像纯人文专业那样阳春白雪,而是能学到很多接地气的管理学通用知识。对于报考前目标尚不明确的考生而言,选择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无疑能让自己未来的知识结构更具可塑性。如果考生致力于从事文化产业的相关工作,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对文化产品、产业的敏感性,也同样能够增加未来进入对口领域的机会。
由于文管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也摸索着各具特色的道路。在首批开设该专业的几所高校中,专业设置背景就有所不同,山东大学将其设置在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海洋大学设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设在经济管理学院,云南大学设在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而后又有部分院校将其设置在艺术学院。不同院校依托学院各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在文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各有侧重,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方向。如北京印刷学院文管专业培养方向更注重于新闻出版领域,一些艺术类院校则侧重与音乐、表演有关的专业领域。除此之外,部分院校还对该专业进行方向细分,增强专业培养的针对性,如中国传媒大学文管专业分为影视制片管理方向和文化经纪方向。考生可根据所感兴趣的院校和专业特色进行选择。记者徐晗
下载极志愿APP
免费体验更多优质功能